-
江蘇依托農技耘平臺開展創新成果推介與創業經驗交流
發布時間:2025-06-11 08:07:02,閱讀次數:63 更多 6月10日,記者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以來,省農業農村廳依托農技耘平臺推出“培育‘新農人’江蘇在行動”系列直播活動,已成為全省“新農人”創新成果推介與創業經驗交流的集中展示窗口。
“作為‘新農人’,我們將充分發揮鏈接社會、服務專業、扎根基層的優勢,做大‘高郵大蝦’產業,帶動村民共同富裕。”5月23日,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的高郵市陽光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戴大喜在“培育‘新農人’江蘇在行動——高郵直播專場”中分享了自己從門外漢到普通養殖戶再到產業帶頭人的蛻變歷程。
在建湖專場中,江蘇正清米業的“農二代”總經理徐揚鍵講述了自己投身農業如何從“新農”到“興農”的轉型故事,通過電商直播將“建湖大米”推向全國,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還通過品牌化運營使當地大米增值30%,彰顯了“新農人”在農產品現代營銷與品牌建設方面的作為。
東臺專場直播中,創建江蘇植保“雨燕模式”的東臺雨燕農業科技服務公司總經理徐子敬,在全國首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保險服務,全力保障種植大戶和防治人員的切身利益,帶動退伍軍人及農村待業青年200余人就業,體現了“新農人”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的創新與擔當。
泗洪縣洪澤湖畔的“蟹二代”孫翔宇在泗洪專場直播中展示公司創建的物聯網養蟹系統,讓水產養殖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通過與其父親孫永軍一起在全縣推行“協會+公司+農戶”模式,使大閘蟹養殖效益提升35%,實現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培育‘新農人’江蘇在行動”建湖、東臺、泗洪及高郵專場視頻直播,鮮活地展示了“新農人”之“新”和新時代新農人的新作為。不僅要有情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還要能聯動帶農創業富民,推動鄉村振興有擔當……隨著《江蘇省“新農人”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全面啟動,一場以人才振興撬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浪潮正在江蘇大地澎湃涌動——
高郵市通過7年定向培養計劃,與5所高校合作培養89名專業人才,每年開展各類培訓500人次以上,3年選派23人參加部級“頭雁”培訓。此外,高郵市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成立“新農人協會”,為農業電商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搭建了抱團發展平臺,促進了農業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東臺市農業農村局動態管理5000余名“新農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占比超51%,高素質人才的加入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介紹,東臺市南沈灶鎮利用果蔬椒鄉農業園首批“全國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金字招牌,打造電商“新農人”培育基地,實現電商銷售規模近2億元。
建湖縣農業農村局自2020年起,與江蘇農牧學院合作搭建中高職學歷教育橋梁,207名青年農民踴躍參與,122人學成后投身“三農”事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頭雁”計劃雙管齊下,15名“新農人”成為產業發展的“領航員”。“農大獅”田間學校的“田間課堂”,讓農民技術培訓突破時空限制,為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負責人表示,江蘇“新農人”群體正迎來快速成長期,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培育模式,力爭到2027年底培育“新農人”頭雁1000人,帶動培育“新農人”雁陣10000人,搭建起結構合理、梯次分明、素質優良的人才矩陣。
-
相關、相似的資訊
- 江蘇4項目入選智慧健康養老推廣目錄2025/06/11
- 江蘇用綠色鏈條破譯產業“通關”密碼2025/06/11
- 修訂后的《江蘇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施行2025/06/11
- 信長星主持召開省總河長會議強調 以高水平治水興水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2025/06/11
- 首批40個項目入選江蘇可信數據空間“123+”項目庫2025/06/10
- 熱門關注
-
-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1840年...
- 江蘇繪就建設高水平知識產權強省藍圖
來源:中國江蘇網“我省正處于從知識產權大省向強省跨越的攻堅期、落實強省建設總...
- “兩聚一高”新風景 江蘇代表團對外開放團組會議吸引中外媒體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江蘇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舉行。新華報...
- 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常態化右圖全國政協委員唐川平在駐地將廢舊報紙塞進廢紙愛心屋。他認為垃圾分類看似簡單...
- 10余省份省部級官員密集調整,有這幾個特征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闞楓)3月以來,省部級干部人事調整密集,按照公開報道,過...